4按客户类型施工单位
您的位置:首页 -> 按客户类型 -> 施工单位

初步设计阶段应用

1、场地仿真建模

将建设项目周围地形进行建模,反映周边的建筑、绿化、道路、河道、桥梁、高压线等周边环境,以三维的方式立体呈现站体周围的复杂情况,辅助业主精确全面的进行项目规划,配合各阶段的方案模拟,分析风险源,提高方案设计管理水平,也为后续的其他应用做好铺垫。 场地仿真模拟便于360度无死角的反映实际场地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地下地形、障碍物、地下管线等内容。可以配合各种规划方案的表现进行测量、漫游、效果的模拟,标记各种风险或影响信息,具有很广泛的使用价值。

2、激光扫描机无人机扫描

利用激光扫描或无人机扫描技术,可以配合场地仿真模拟进行逆向工程应用。尤其是场地地形图纸信息滞后,与实际场地现状出入较大,信息遗漏的情况,通过扫描形成的点云模型与常规建模的BIM模型相结合,可以让场地模型信息更加准确完善,大大增加场地仿真技术的实用性价值。

3、管线搬迁、道路翻浇模拟

结合场地模型与代建项目模型的结合,模拟各个施工阶段地下管线搬迁的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翻浇的方案,辅助业主对各阶段方案实施模拟过程中发现方案的问题和缺陷,经过多轮的模拟讨论,最终保证提高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通过模型本身的各种属性参数,也可以测算出方案涉及到的各种工程量数据。

4、方案表现优化

通过模型模拟各种表现方案,直观无死角的展现方案设计的效果,通过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比传统效果图展现更加灵活自由,可以剖切、可以旋转,甚至可以第一视角真实场景漫游,并能直接测量分析,提高方案决策效率。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

1、图纸审核

通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同专业的矛盾问题同步记录,并与设计进行沟通,可以保证在施工图送审之前就可以改正各专业设计上的矛盾问题或不合理的设计参数,减轻图纸审核单位的工作量,保证审核工作后的施工图纸的质量,从而节约因图纸设计问题造成的一系列的成本、进度上的浪费。由于BIM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及各种便捷的剖切、透明、隐藏的功能,对于问题反馈的理解效果也大大提升。

2、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

通过将机电、建筑结构、装修方案等各专业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检查机电专业与机电本身、机电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各种碰撞点,通过专业的优化排布及尺寸修改建议,帮助业主、设计、施工各方解决碰撞问题,提供各专业的优化出图,保证招标工程量的准确性,提高施工单位管综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招标工程量计算复核

利用模型自带的几何数据信息,结合专业的算量插件工具对工程量数据整理,形成专业的工程量清单,并与招标代理进行面对面的工程量核对,即保证招标工程量的准确性,也保证模型及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应用做好基础。

4、方案模拟

该阶段的图纸更加细化,反映的信息也更加齐全。利用BIM模型的模拟性特点,将该阶段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更具有分析指导意义,例如进行大型设备运输路径的模拟,可以帮助设计院确定吊装孔、运输路径、墙体预留洞等是否合理,图纸信息表达是否清晰明确,从而提升图纸质量,预先控制施工顺序。

5、虚拟漫游

模型建成后,利用配套的漫游软件,可以在模型内部进行第一或者第三人称视角的漫游。该模式对于模型内部情况的检查更加直观,例如装修方案的直观效果感受、工作空间的检测、隐蔽区域的内部情况等,并能随时查看构件信息,进行尺寸测量、构件显隐等操作,对于指导现场施工具有很高的价值。

6、后期展现

传统的精装修设计通过对各种关键部位做效果图的方式表达装修后的效果,模式死板,无法充分表达出设计图纸的效果。利用BIM模型的剖切、隐藏、旋转、漫游等各种表现方式,可以完全表现设计图的方案,还能通过漫游实景感受建成后的效果,并且可以进行多方案比选,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改善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施工阶段应用

1、施工筹划模拟

通过与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进度相结合,可以用BIM模型模拟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流程,验证施工组织进度的可行性,发现和优化施工排班,通过和工程量相结合,还可以分析统计出各个阶段产生的费用,对于整个项目的成本和进度管理具有重大的价值。同时通过形象的动画演示,施工方、监理方、业主方、甚至非工程专业背景的领导都能理解项目施工的过程,提高沟通效率。

2、专项方案模拟

利用BIM模型的可模拟性,将各种复杂的施工工艺流程形象的通过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表现,既提高了方案沟通的效率,又可以实际模拟方案与周围环境的真实关系,比起过去二维平面和文字表达施工方案的传统做法更具有验证意义,各种考虑不当的问题通过模拟可是直观的暴露出来,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间接又提高了施工进度、安全、成本的管理水平。

3、复杂节点建模放样

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方案需要,经常要对辅助设施设备进行配套设计施工。利用BIM模型可出图性的特点,将模块进行精细化建模,同时可以根据细度需要,将模型进行颗粒度划分,各种组合部位可以单独分离进行剖切出图,用于指导施工部署及材料加工等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成本。

4、激光扫描测量

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对结构完成体进行扫描,形成点云模型后,与BIM模型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彩虹图便捷快速的知道实际施工完成后所有构件与模型理论尺寸之间的偏差关系,对于偏差较大的部位,可以利用点云模型直接测量尺寸,得到精确地偏差值,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

5、施工场布模拟

通过将施工场布设计方案以BIM的方式展示,既可以直观形象的表达工地的布置情况,又可以对场布与周边环境进行分析,优化各种布局不合理,保证施工流畅,减小施工风险影响,避免对周边业主造成不便,体现文件施工的精神。

6、施工信息管理

结合BIM管理平台以及在模型上添加施工信息参数的方式,将施工过程中各种数据进行集成,所有参与人员根据权限不同可以对资料进行上传、查看、下载、以及与BIM模型之间进行关联。通过统一的平台管理,方便施工单位灵活记录保存施工资料,查找方便,随时记录,保证施工信息的完善,对于施工内部管理及竣工移交都有巨大的价值。

7、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阶段开始之前,通过完善施工阶段的模型细度,每周利用模型进行形象进度记录,不同颜色表示本周完成的部位、下周计划施工部位、本周未完成的部位等方式,随时了解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对方案进行调整,保证施工进度的控制,形成历史记录,方便后续对施工问题的追朔。

8、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的可模拟性,对各种施工方案、临边保护措施、临时照明及安全提醒牌设置等进行模拟,并利用BIM模型的可出图性对一些重要措施进行出图,保证施工安全的可靠性。 结合BIM协同平台的管理功能,对于所有施工环节的任务均采用流程化管理,对于进入现场办公的人员均利用平台进行安全管理流程,责任到人,避免因传统管理模式人员审批流程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施工安全问题出现。

9、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对于工程量数据的测算统计需求十分频繁,各种因为数据统计量大、变更修改更新不及时、隐蔽工程数据记录不完整、实际用量统计模糊等问题,导致成本控制比较粗放。利用BIM模型工程量统计的优势,可以分构件、分区域、分时间、分班组等等,灵活抽取工程量数据。模型变更调整后,所有数据也都及时更新,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让项目管理者清楚的知道项目各阶段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