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BIM技术助力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

巴陕高速

       20181122日,横亘在川陕两地间的千年屏障被彻底打破。“漫长米仓道悠悠,道不尽喜怒哀愁”。位于

四川巴中境内的米仓古道,可溯源至商周时代。三千年来,当地百姓、商队北出秦川,需翻越米仓山脉,秦巴

山区人民出川之路艰难。2009年,由四川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巴陕高速开建,向“蜀道难”发起挑战。经过长达

9年的艰苦奋战,米仓古道添新路,从此穿越秦巴变坦途。 

                                    

       因复杂的自然环境、浩大的工程规模、超高的技术难度、艰苦的施工条件等多重因素,隧道建设充满艰辛。

建设者迎难而上。公路隧道独头掘进长、通风困难,为此公司和西南交大合作,针对隧道内实际制定了专门的

通风方案;地下风机房施工难度大,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的竖井“SMD”工法,通过“单层模

筑砼衬砌+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安全保障高、作业速度快,仅用9个月时间就打通竖井,比常规工法提前了

5个月;改装喷雾降尘炮车,当洞内烟尘到达一定浓度后,自动感应喷淋降尘;针对小型构件标准化开展重点试

验及研发应用,如RPC电缆沟盖板、中央水沟移动台车预制。


破难

      创造了多个奇迹:在米仓山隧道,不仅有独头掘进长度第一,还有全国公路最高的通风竖井——高达460米、

相当于135层楼高,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风机房——长160米、高14米,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经过近5

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四川路桥川交公司形成了一套优秀的隧道管理模式,在地质差、工程难度大、隧道规

模大、长度较长的山岭隧道施工中,可发挥巨大优势。

                                    

       BIM试点通过川交公司总经理左孔海得知,米仓山隧道是全长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作业面多,施工组

织复杂。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来参与建设,施工队伍经优选、人员经培训后,

由项目集中管理,使用机具、设备等由项目集中提供,由此实现了对建设队伍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模块

化,工程品质、进度可控,且节约成本,可确保施工快速推进。

      米仓山隧道还开创了数字化隧道管理施工的先例。建设期间,来到项目施工监控中心,可见技术人员手持

对讲机,来回穿梭于数字化控制大屏前,工序、进度、能耗、材料等量化信息分类清晰地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且

动态滚动,技术管理人员可时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工序、作业人数、工人位置以及作业时间,进行实时指挥。

                                    

       四川路桥川交公司米仓山隧道项目总工程师江俊杰说,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BIM技术等先进

技术打造的全数字化隧道施工平台,视频系统与信息化管理上做到了全覆盖、全天候、分类别、有重点,可随

时动态掌握作业区作业人数、风量、作业时间、含氧量及有害气体分布等关键信息。在工序衔接、洞内设备远

程启动、人员设备调配上抠细节,深入挖掘班组协调配合效率、设备节能运转空间,各班组手持终端提前知晓

进洞时间、进洞事项,管理者可及时调配资源,远程控制设备,将洞外传统电话沟通方式变为洞内现场网络随

时联络方式,最大限度提升效率、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米仓山隧道的建设,就是一本攻坚克难史。巴陕高速米仓山隧道是长13.8公里的超长隧道,长度为西南第

一、位居全国高速公路第二。隧道施工历经5年时间,建成13.8公里,2小时的翻山路变为10分钟即可穿越。